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我给朋友做了取保候审的保证人,现在心里有点担心。我不太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我需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朋友违反规定我会不会受牵连?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取保候审制度里,保证人是否承担责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之后,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而保证人则是为被取保候审人提供担保的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该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是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二是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保证人并非只是挂个名而已,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如果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相关规定,随传随到,没有违法违规行为,保证人通常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但要是被保证人违反了规定,而保证人没有尽到监督和报告的义务,那就可能面临罚款。例如,被保证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而保证人明明知道却没有及时报告,这种情况下,保证人就可能被罚款。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保证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比如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其逃跑等,那么就会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承担意味着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这比罚款要严重得多。 所以,成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要谨慎。在决定为他人提供保证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义务和可能承担的责任,并且要对被保证人有足够的了解和信任,确保其能够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这样才能既保障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也避免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