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会被判刑吗,需要请律师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判刑。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简单来说,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束,也不代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不会被判刑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而判刑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据法律对犯罪分子是否有罪以及应判处何种刑罚的最终判定。所以,即使被取保候审了,案件还是会继续进行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等程序。如果经过法院审理,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并且需要判处刑罚的,那么就会被判刑。 接下来,我们说说在取保候审期间是否需要请律师。请律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在取保候审期间,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很多帮助。律师可以向办案机关了解案件情况,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让他们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侦查阶段,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如果犯罪嫌疑人被超期羁押,律师可以为其申请解除强制措施。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向检察机关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在审判阶段,律师可以为被告人进行辩护,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所以,是否请律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法律程序不太了解,或者案件情况比较复杂,那么请律师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案件事实比较清楚,情节相对简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请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