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出来了还会坐牢吗且手机还没收到怎么办?


首先来解答取保候审后是否还会坐牢的问题。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它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仍然会继续进行。如果经过法院审理,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并且判处了实刑(如有期徒刑等),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是需要去坐牢的。但如果法院最终判决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处缓刑等非实刑,那么就不用坐牢。例如,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不会坐牢。 接着说关于手机没收到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包括手机等,司法机关有权进行扣押。《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规定,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子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退还原主或者原邮电部门、网络服务单位;原主不明确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认领。如果你的手机与案件无关,而司法机关超过合理时间未返还,你可以向采取扣押措施的司法机关进行询问,要求其说明情况。如果经询问后发现司法机关存在违法扣押等情况,你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或者通过合法的申诉、控告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手机与案件有关,在案件审结后,司法机关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会在判决生效后及时返还。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后是否坐牢取决于最终的审判结果,而对于手机未收到的情况,要根据手机与案件的关联性,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