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清查是怎样进行的?
我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现在单位要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我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操作,也不知道有哪些流程和要求。想了解一下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清查的详细情况,比如清查的步骤、重点内容以及相关法规依据等。
展开


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清查是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账实相符,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 从清查流程来看,通常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单位需要成立清查小组,制定详细的清查方案,明确清查的范围、方法、时间安排等内容。同时,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清查的流程和要求。另外,还要准备好清查所需的各种表格和工具。 实施阶段是清查工作的核心。清查人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逐一核对资产的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时间、存放地点等信息。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要详细记录其原因和情况。并且,要检查资产的使用状况,看是否存在闲置、浪费或违规使用的情况。 总结阶段,清查小组要根据清查结果撰写清查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清查的基本情况、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对于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的法律依据主要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清查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定,确保清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