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立即停止侵害的依据有哪些?

我遇到别人侵害我权益的情况,对方还在持续这种侵害行为,我想让他马上停止。但我不知道有什么法律依据能支持我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害,希望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法律依据。
展开 view-more
  • #停止侵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立即停止侵害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救济措施,当一个人的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他有权要求侵权人马上停止这种侵害行为。这一要求有众多的法律依据作为支撑。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看,第一百七十九条明确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其中,停止侵害位列首位,这足以表明法律对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的重视。当侵权行为正在发生,并且持续对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例如,在知识产权领域,如果有人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复制、传播其作品,著作权人就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复制和传播行为。 在人格权保护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这意味着,当个人的人格权,如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随时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且这种要求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比如,当有人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诋毁他人名誉时,受害人可以马上要求发布者停止传播该虚假信息。 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施行前适用,其相关内容已被民法典吸收)中,也有关于停止侵害的规定。该法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这进一步为受害人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提供了法律保障。比如,在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如果企业的排污行为正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居民就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要求企业立即停止排污行为。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这表明,当商标专用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 总之,无论是人身权益、财产权益还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以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