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购房合同要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签订购房合同是购买房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乎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注意诸多基本问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合同当事人的信息。购房合同中的当事人包括购房者和开发商。购房者要确认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开发商,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等相关证件,确保其具有合法的销售资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购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中当事人的信息准确是合同有效的基础。 其次,要仔细审查合同中的房屋基本情况。这包括房屋的坐落位置、面积、户型、朝向等。面积方面,要明确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还是使用面积,以及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所以,明确面积相关条款对购房者至关重要。 再者,要关注购房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合同中应明确购房款的总价、付款方式(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银行贷款等)以及付款的时间节点。如果选择银行贷款,要约定好因购房者自身原因或银行政策原因导致贷款无法获批的处理方式。同时,对于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也应明确规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所以,清晰的付款条款能保障双方的权益。 另外,交付条件和交付时间也是关键内容。合同要明确房屋的交付条件,如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房屋测绘报告等。交付时间要具体到年月日,以及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交付房屋,若开发商逾期交付,购房者可以依据合同和法律规定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最后,要重视产权登记的约定。合同应明确开发商协助购房者办理产权登记的时间和义务。一般来说,开发商应在房屋交付使用后一定期限内,将办理权属登记需由其提供的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如果因开发商的原因导致购房者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的,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规定。 总之,签订购房合同需要购房者仔细审查各项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