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合同相关的事务,但是对合同法不太了解。我想知道合同法都有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有什么影响?了解这些原则能让我在处理合同事务时更有把握,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法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合同法律制度和规范中的根本准则,它体现了合同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也就是说,在合同关系中,不论当事人是自然人、法人还是其他组织,也不论其经济实力强弱、规模大小,他们在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原则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前提和基础,为当事人自主自愿地订立合同提供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这就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合同当事人的平等地位。 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立合同、订立何种内容的合同等。这一原则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当然,自愿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当事人在行使自愿权利时,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的理念,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应当公平地分配权利和义务,不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或者对方的劣势地位,签订显失公平的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情势变更等情况,导致合同的权利义务失衡,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调整。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在合同法中的体现,有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合同的公平履行。《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得隐瞒真实情况,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这一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前,如实告知对方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信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在合同终止后,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帝王条款”,它贯穿于合同的全过程,对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要求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一原则是维护国家法治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条件。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将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