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转移财产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我刚离完婚,发现对方好像把一部分财产悄悄转走了。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到底什么样的情况算离婚后转移财产。想了解下认定这种行为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我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转移财产了,也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离婚后转移财产的认定依据主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离婚后转移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夫妻离婚之后,一方为了自己多占财产或者不想让另一方分到应得的财产,而采取各种手段将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进行转移的行为。比如,把存款转到别人名下、低价卖掉夫妻共有的房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里明确了几种常见的转移财产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离婚后转移财产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一是行为时间,一般是在离婚期间或者离婚后不久发生的财产变动情况,容易被关注。如果是在正常生活中合理的财产使用和处分,比如正常的消费、投资等,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转移财产。但如果是在离婚过程中突然出现大量的财产转移,就可能存在问题。二是财产变动的合理性,如果财产的转移没有合理的理由,比如没有正常的交易合同、没有支付合理的对价等,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转移财产。例如,一方在离婚后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将夫妻共有的房屋卖给自己的亲戚,这种低价转让又没有合理原因的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转移财产。三是主观故意,转移财产的一方通常是有故意不让另一方知道或者不想让另一方分到该财产的意图。判断主观故意可以结合行为人的一系列行为和表现来综合认定。总之,认定离婚后转移财产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以保障夫妻双方在财产分割上的公平合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