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践中业务财务会出现哪些问题?


在企业实践中,业务财务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是沟通协作方面的问题。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业务部门更关注市场拓展、销售业绩等,以达成业务增长为主要目标;而财务部门则着重于成本控制、财务合规和资金安全。这种目标差异容易导致沟通不畅。例如,业务部门为了促成一笔大订单,可能会给予客户较长的账期,但财务部门从资金回笼和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可能并不支持这样的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强调企业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若两个部门沟通不到位,可能会使财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业务实际情况,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其次是预算管理问题。预算编制过程中,如果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配合,就会出现预算与实际业务脱节的情况。业务部门可能对市场变化估计不足,提出过于乐观的业务计划,导致预算过高;或者对业务风险考虑不充分,使预算过低,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在预算执行阶段,业务部门可能随意突破预算,而财务部门未能及时监控和干预。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的执行和监督,以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再者是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业务活动中的成本构成复杂,财务部门若不能深入了解业务流程,就难以准确核算成本。例如,在制造业中,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原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还涉及设备折旧、车间管理费用等间接成本。如果财务部门对业务操作不熟悉,可能会导致成本分摊不合理,影响产品定价和利润核算。同时,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时可能只注重业务成果,忽视成本控制,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应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准确核算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是业绩评价问题。目前很多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往往只侧重于业务指标或财务指标中的某一方面。只关注业务指标,可能会忽视财务风险和成本控制;只关注财务指标,又可能会抑制业务部门的创新和拓展积极性。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业务和财务因素,根据《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总之,企业要解决业务财务问题,需要加强两个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制度,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