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规定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一下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计算的。比如一个人在某个时间点做了可能涉及犯罪的事,那要怎么确定他当时是否达到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呢?是按生日当天算,还是生日第二天?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当一个人达到了这个年龄,实施了犯罪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后果;如果没达到,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在我国,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刑事责任年龄是按周岁来计算的。这里的周岁计算方法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算法一样,是从出生之日起,到下一年的对应日期为一周岁。比如,某人是2000年1月1日出生,那么到2001年1月1日才算满一周岁。 在司法实践中,确定周岁的具体日期非常关键。如果要判断行为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应当以行为时的实际年龄为准。如果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就以行为终了时的实际年龄来确定。而且,计算时必须严格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进行,不可以使用虚岁或者其他不规范的计算方式。 对于生日当天的情况,法律规定生日当天仍属于未达到相应的周岁年龄。只有过了生日的第二天,才算是满了相应的周岁。例如,一个人在14周岁生日当天实施了严重犯罪行为,由于还未到14周岁的第二天,按照法律规定,在某些犯罪的认定上,可能就不承担刑事责任。 在确定刑事责任年龄时,通常会以户籍证明、出生证明文件、学籍卡、人口普查登记、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为依据。如果这些证据之间存在矛盾,难以准确认定被告人实施犯罪时的年龄,就需要通过骨龄鉴定等科学方法来辅助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