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纠纷诉讼费是否可以减免?


在赡养纠纷中,诉讼费是有可能减免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诉讼费减免。诉讼费减免是指人民法院对于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根据其申请,决定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的一项司法救助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当事人因为经济等原因交不起诉讼费,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少收或者不收。 对于赡养纠纷这类涉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案件,法律是有相关规定支持诉讼费减免的。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所以,在赡养纠纷中,如果当事人符合上述规定,比如是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无其他收入等,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免交诉讼费。 同时,该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二)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三)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四)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人民法院准予减交诉讼费用的,减交比例不得低于30%。也就是说,如果赡养纠纷的当事人符合这些减交的条件,也能申请少交一部分诉讼费。 当事人申请诉讼费减免,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足以证明其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准予减免以及减免的具体幅度。 总之,赡养纠纷中当事人若符合法定条件,是可以依法申请诉讼费减免的,这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