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犯是否能构成共犯?


在探讨未遂犯能否构成共犯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两个关键概念,即未遂犯和共同犯罪。 未遂犯,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可因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导致犯罪目标没有达成。例如,小偷去偷东西,已经伸手去拿财物了,但是突然听到警报声,吓得赶紧跑了,这就属于盗窃未遂。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则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强调的是“共同故意”,也就是说参与犯罪的人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是一起商量好要实施犯罪行为。比如,甲和乙商量好去抢劫银行,甲负责开车接应,乙负责进入银行实施抢劫,他们的行为就构成了共同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那么,未遂犯能否构成共犯呢?答案是肯定的。当多个行为人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一起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却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达到犯罪既遂时,他们就构成了共同犯罪的未遂,也就是未遂犯构成了共犯。比如,甲、乙、丙三人合谋盗窃一家商店,他们一起进入商店开始寻找财物,但是在还没偷到东西的时候就被保安发现并抓住了。在这个案例中,三人有共同盗窃的故意,并且一起实施了盗窃行为,只是因为被保安发现这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他们就构成了盗窃罪的共同犯罪未遂。 综上所述,未遂犯是能够构成共犯的。判断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以及是否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即使犯罪处于未遂状态,也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