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时交付商品房,买受人是否有权行使不安抗辩权?


在探讨未按时交付商品房时买受人是否有权行使不安抗辩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有权中止自己债务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根据第五百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在商品房买卖中,通常买受人有支付购房款的义务,开发商有交付房屋并办理产权登记等义务。如果开发商未按时交付商品房,买受人不能直接就行使不安抗辩权。因为未按时交付商品房这一事实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开发商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 要行使不安抗辩权,买受人需要有确切证据证明开发商存在《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例如,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工地已经停工很久,后续根本无法继续完成房屋建设;或者开发商存在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的行为等。只有在有这些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买受人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自己支付剩余购房款等义务的履行。 同时,买受人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必须及时通知开发商。如果开发商能够提供适当的担保,比如提供银行保函等,表明其后续能够继续履行合同义务,那么买受人就应当恢复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开发商在合理期限内既未恢复履行能力,也未提供适当担保,买受人则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自己因此遭受的损失。总之,买受人不能仅凭开发商未按时交付商品房这一点就随意行使不安抗辩权,而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