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卖东西买家可以报警吗?
我从一个未成年人那里买了东西,后来发现有些问题。我不太清楚这种和未成年人交易的情况,如果要维权的话,我能不能选择报警呢?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看是否可行。
展开


从法律角度来说,未成年卖东西时买家能否报警,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法律上,未成年人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而且,法律还把未成年人分成了不同类别来区别对待其民事行为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如果买家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交易买东西,这个交易在法律上是不被承认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买家发现交易有问题,比如物品质量不符等情况,买家是可以报警的。因为这属于无效交易,警方可以协助买家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沟通,要求返还钱款或者采取其他合理的解决方式。 而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可以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简单来讲,如果交易的物品价值、复杂程度等和他们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相匹配,那这个交易就是有效的。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卖自己用过的玩具,这种交易一般就认为是有效的。但如果交易的物品价值较高或者交易行为比较复杂,超出了他们的年龄和智力所能理解的范围,那就需要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同意或者追认。要是没有经过同意或者追认,这个交易就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买家在交易后发现问题,比如未成年人隐瞒了物品的重大缺陷等,买家也可以选择报警。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引导买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比如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协商或者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未成年卖东西时买家在发现交易存在问题,比如涉及欺诈、交易无效等情况时,是可以报警的。不过,最终问题的解决可能还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程序和相关证据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