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集体土地上的房子是否可以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全称为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主要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等与住房相关的支出。它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旨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从这条规定来看,购买自住住房在符合条件下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的,但这里的“住房”需要进一步明确。 集体土地上的房子,一般指的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常见的有农村自建房、小产权房等。这类房屋的土地性质与国有土地不同,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产权明晰,可以自由上市交易;而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其房屋的流转通常受到一定限制。 对于购买集体土地上的房子能否提取公积金,需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是农村自建房,并且建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符合相关建房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是有可能提取公积金的。因为农村自建房属于职工建造自住住房的范畴,符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提取情形。但通常需要提供相关的建房审批文件、宅基地使用证明等材料,以证明建房行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然而,如果购买的是所谓的“小产权房”,一般是不可以提取公积金的。“小产权房”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也不会在国土房管局给予备案,其产权不受法律保护。由于这类房屋的交易不具备合法性,不符合公积金提取中关于购买合法自住住房的要求,所以不能提取公积金。 此外,各地对于公积金提取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有些地方可能对购买集体土地房屋提取公积金有更严格的限制条件,或者需要额外提供其他证明材料。因此,在打算提取公积金购买集体土地上的房子时,建议你先向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咨询,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要求,并按照规定准备好相关材料进行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