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债务是否可以平分?


在法律领域,共同债务是否可以平分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共同债务。共同债务通常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主体,基于共同的目的或行为所产生的债务。比如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了家庭生活、共同经营等产生的债务,或者合伙人在合伙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 对于共同债务的分担,要依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在合伙关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三条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也就是说,合伙人之间可以约定债务的分担比例,如果约定了平分,在合伙人内部是有效的。但对于外部债权人来说,他们可以要求任何一个合伙人承担全部债务。当某个合伙人承担的债务超过了其按约定应分担的部分时,他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在夫妻共同债务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债务的分担方式,包括平分。不过,这种协商结果只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夫妻任何一方承担全部债务。如果一方承担了全部债务后,根据双方的协议,有权向另一方追偿。 然而,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共同债务都能简单地平分。比如,在合伙中,如果某个合伙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债务产生,其他合伙人可以要求其多承担相应的债务。在夫妻关系中,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分割共同债务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总之,共同债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平分,但要考虑法律规定、债务产生的原因以及当事人之间的约定等多方面因素。并且,内部的平分约定不能对抗外部债权人的权利。在处理共同债务问题时,建议当事人谨慎考虑,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