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公司可以开除员工吗?


在探讨取保候审期间公司是否可以开除员工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一定条件时,司法机关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措施。 接下来我们看公司是否有权开除处于取保候审期间的员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里的关键在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界定。而取保候审仅仅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等同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只是处于涉嫌犯罪的状态,不能认定其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从法律层面来讲,公司不能仅仅因为员工处于取保候审期间就将其开除。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公司可能会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员工的工作岗位性质、案件对公司的影响等。如果员工的取保候审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营,或者公司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有特别约定,规定了在类似情况下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公司可能会依据约定来处理。 如果员工认为公司在取保候审期间开除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恢复劳动关系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途径,员工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取保候审的相关材料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取保候审期间公司一般不能随意开除员工,但具体情况要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员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