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告员工职务侵占后可以和解吗?
公司发现员工存在职务侵占行为后提起诉讼,现在想知道能否与员工和解。想了解这种情况下和解的可能性、具体的和解条件以及和解后对案件处理会有哪些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


公司告员工职务侵占后,刑事方面通常不能和解,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民事和解,且和解后对刑事责任的承担可能产生影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 刑事和解的一般情况 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案件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因此一般不允许当事人之间进行刑事和解。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可以和解的公诉案件范围,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其中列举的情形。例如,若员工职务侵占数额巨大,依法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进行刑事和解。 ### 民事和解的可能性及条件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职务侵占案件的涉事双方可以尝试达成民事和解。如果该职务侵占罪行系由民间纠纷引发,并且可能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时,涉事各方当事人可尝试达成民事和解。例如,员工因与公司在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纠纷,一时冲动侵占了公司少量财物,且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时双方有可能进行民事和解。 ### 和解后的法律后果 虽然民事和解不能完全免除员工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但能依据法律规定得到相应的从轻处理。对于已经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类似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无需判处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而人民法院亦可依法对被告人给予从宽处罚。例如,员工积极退还侵占财物,向公司赔礼道歉并取得公司谅解,达成和解协议后,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考虑这些情节,对员工从轻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