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能否作为具体案件裁判的依据?
我最近在和别人有个民事纠纷,现在要走法律程序。我想到了宪法里有相关的一些权利规定,就想问问,在这种具体的案件裁判过程中,宪法能不能当作依据来用呢?
展开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宪法通常不作为具体案件裁判的直接依据。 从法律地位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例如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并没有明确具体在何种情况下言论自由受到侵害以及相应的救济措施。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则是对宪法原则的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等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这里的法律并不包括宪法作为直接裁判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出现法律空白或法律规定不明确时,法官也不会直接援引宪法条文进行裁判,而是会运用法律解释、漏洞补充等方法适用其他法律法规。 不过,宪法虽然不能作为具体案件裁判的直接依据,但它对司法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有的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司法裁判也必须符合宪法的精神和原则。例如在民事案件中,法官依据民法等具体法律进行裁判时,该裁判结果不能违背宪法所规定的平等、公平等基本原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