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债务人是否可以提出和解?

我是一名债务人,目前债务压力很大,想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但我不知道在法律上,债务人有没有权利提出和解。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层面看,我作为债务人能不能主动提出和解呢?
展开 view-more
  • #债务和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中,债务人是可以提出和解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概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和解的概念。和解是指在债务人发生破产原因时,为了避免破产清算,由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达成以让步方法了结债务的协议,协议经法院认可后生效的法律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当债务人还不上钱,可能面临破产的时候,和债权人商量,通过一些让步的方式,比如少还点钱、延长还款时间等,来解决债务问题,并且这个商量好的方案要经过法院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债务人申请和解,应当提出和解协议草案。”这一法律条文明确赋予了债务人提出和解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债务人有主动提出和解的法律依据。 债务人提出和解是有一定好处的。对于债务人而言,通过和解可以避免破产清算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后果,比如企业可能会被注销、资产被拍卖等。而且和解成功后,债务人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继续经营或者偿还债务。对于债权人来说,和解也可能使他们获得比破产清算更多的清偿。因为在破产清算中,资产的变现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债权人得到的清偿比例可能较低。 不过,债务人提出和解并不是随意的。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需要提出和解协议草案。这个草案要详细说明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债务情况以及如何偿还债务等内容。同时,和解协议草案需要经过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并且要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定认可。只有在这一系列程序都完成后,和解协议才能生效。如果债权人会议没有通过和解协议草案,或者人民法院不认可和解协议,那么和解程序就会终止,可能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总之,债务人是可以提出和解的,这是法律赋予债务人的一项权利。但在提出和解时,债务人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且要提出合理的和解协议草案,以争取债权人的支持和法院的认可。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