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没有测,过后能确定对方酒驾吗?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现场没有对涉事人员进行酒驾测试,过后仍然有可能确定对方酒驾,但这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酒驾的概念。酒驾,通常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如果事故现场没有进行酒精测试,事后要确定对方酒驾,证据的收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证人证言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事故现场的目击者、同车人员等,如果能够清晰地描述涉事司机在事故发生时的状态,比如闻到酒味、看到司机有醉酒的表现等,这些证言可以为判断酒驾提供一定的线索。不过,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相对较弱,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判断。 另一方面,医院的检测报告也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涉事司机在事故后被送往医院治疗,医院对其进行血液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那么这份检测报告可以作为认定酒驾的有力证据。 此外,警方还可以通过调取监控视频来辅助判断。如果监控视频能够清晰地记录涉事司机在事故前后的行为举止,比如走路摇晃、言语不清等醉酒表现,也可以为确定酒驾提供一定的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会逐渐降低。如果距离事故发生时间过长,即使涉事司机当时确实酒驾,事后检测时也可能无法检测出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 在法律程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总之,事故现场没有测酒驾,过后仍有可能确定对方酒驾,但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如果怀疑对方酒驾,应及时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