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诉可以立案直接执行吗?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说不用起诉,直接立案就能执行。我不太懂这流程,不是得起诉胜诉后才能执行吗?这不起诉就立案直接执行,到底合不合法呀?我想弄清楚这样做有没有法律依据。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不起诉而直接立案执行这种情况一般是不被允许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起诉、立案和执行这几个法律程序的概念。起诉,就是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你向法院提出请求,让法院通过审判来解决问题。立案则是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后,决定受理这个案件的程序。而执行是指在法院作出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后,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法院强制其履行义务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是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的前提。只有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审查立案后,才会进入审理阶段。经过审理,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只有这些法律文书生效后,并且义务人不主动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就是说,没有经过起诉、审理并获得生效法律文书,是无法启动执行程序的。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中,如果债权文书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里虽然没有经过普通的起诉和审理程序,但也是基于有法定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并非是完全的不起诉立案直接执行。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起诉是不能立案直接执行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