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赔偿金能被法院强制执行吗
最近遇到个事儿让我很困惑。我有笔债务纠纷,对方欠我钱一直不还,我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听说对方有残疾赔偿金,我就想知道这笔钱能不能被法院拿来执行还给我啊?我就想弄清楚这残疾赔偿金到底能不能被强制执行。
展开


残疾赔偿金能否被法院强制执行,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残疾赔偿金是对因残疾导致的收入减少或生活能力受限给予的补偿。 从法律规定来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法院在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五条也明确,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如果残疾赔偿金是对方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那么按照法律规定,这部分是不可以被强制执行的,要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对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完全依靠残疾赔偿金来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像吃饭、租房等基本生活支出,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不会强制执行这部分残疾赔偿金。 然而,如果残疾赔偿金并非对方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比如对方除了残疾赔偿金之外,还有其他稳定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或者残疾赔偿金的数额远远超出其基本生活所需,那么法院是可以对超出部分进行强制执行的,以此来清偿被执行人应履行的债务。 总之,残疾赔偿金不是绝对不能被强制执行,关键在于是否属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范畴。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在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依法作出合理的执行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