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有精神疾病是否可以离婚?
我和另一半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精神疾病,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我现在想离婚,但不确定在法律上是否允许,想了解一下对方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下,我能不能顺利离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对方有精神疾病是可以离婚的。首先要明白几个法律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其中有列举一些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如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虽然对方有精神疾病不在此列,但如果因为对方的精神疾病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对于与精神病人离婚,程序上会相对复杂些。如果对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离婚诉讼。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精神病人的病情、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及夫妻感情的状况等因素。如果有证据表明夫妻感情因为对方的精神疾病而彻底破裂,且经过调解无效,法院通常会判决离婚。同时,还会妥善处理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安置和经济帮助等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