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可以改判吗


离婚财产分割是有可能改判的,但需要符合一定条件。 首先,对于协议离婚的情况,如果在签署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向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法院是可以受理的。不过,若法院调查后发现,原签订财产分割协议之时不存在欺诈、威胁等情节,就会依法判决驳回申诉人的诉讼请求。这是为了维护协议的稳定性和严肃性,防止当事人随意反悔。相关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其次,在诉讼离婚中,如果是二审阶段,离婚财产分割也有改判的可能。一般而言,一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二审通常维持原判。但要是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或者上诉者提供了新证据足以影响财产分割结果,那么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决定是否改判。比如一方在一审时隐瞒了财产,二审时被发现,这种情况财产分割就可能改判。这是因为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要基于准确的事实和充分的证据进行裁判。 另外,即使在二审终审之后,如果发现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是对受损方权益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就对此有明确规定。 总之,离婚财产分割能否改判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相关概念: 协议离婚:就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离婚的共识,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然后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诉讼离婚: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二审改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后,二审法院经过审理,改变了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