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可以起诉当事人吗?


离婚后是可以起诉当事人的,但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在子女抚养方面,如果离婚后,发现拥有抚养权的一方没有履行抚养职责,另一方是有权随时向法院起诉,争取子女抚养权的。而且,子女在必要时也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这种情况下也能起诉。这是因为保障子女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法律要确保子女的权益不受侵害。相关法律依据是子女抚养权争议并不因离婚判决而失效。 其次,财产权益方面。如果男女双方在达成离婚协议后的一年之内,对财产分割事宜反悔,并请求法院进行变更或撤销,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另外,要是离婚后发现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就有明确规定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不过,如果仅仅是因为感情破裂等离婚原因本身,一般不能直接起诉对方。离婚主要是通过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离婚协议后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一方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离婚。 总之,离婚后起诉当事人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和条件,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相关证据,按照法定程序来进行。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就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像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等,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通常要进行分割。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离婚后的一些财产纠纷等起诉中,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别因为超过时效导致自己权利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