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否取消工龄工资?


企业能否取消工龄工资,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龄工资的概念。工龄工资,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给予的一种额外报酬,它体现了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的积累和贡献。 接下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企业有一定的工资分配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并不是毫无限制的。 如果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龄工资,那么企业取消工龄工资就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单方面随意取消工龄工资,必须与员工协商并达成一致,且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变更,否则就构成违约,员工有权要求企业按照原合同约定支付工龄工资。 若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工龄工资,而是企业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工龄工资。企业想要取消工龄工资,就要看该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果企业取消工龄工资的决定没有经过这样的法定程序,同样是不合法的。 要是企业确实因经营困难等客观原因需要取消工龄工资,也应该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与企业协商,要求企业采取其他合理的补偿措施,比如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等。 当员工遇到企业不合理取消工龄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先与企业进行友好协商,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