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二审终审后是否可以鉴定证据?

我有个官司二审已经终审了,但我突然发现有一些关键证据还没做鉴定,不知道在二审终审之后还能不能对这些证据进行鉴定呢?我很担心因为错过鉴定时间影响我的权益,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证据鉴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二审终审后,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是有可能对证据进行鉴定的,但有较为严格的条件限制。 首先,我们要明白二审终审制的含义。二审终审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判决、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案件进入到终审阶段意味着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基本尘埃落定。然而,如果出现了新的情况,法律也会给予一定的救济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这里的新证据,如果是需要通过鉴定来证明的证据,就涉及到二审终审后鉴定证据的问题。 如果当事人发现了在原审中没有发现或者无法取得的证据,并且该证据对于案件的事实认定具有关键作用,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并对该证据进行鉴定。但法院会对新证据的“新”进行严格审查,要证明该证据在原审期间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取得。例如,某些专业的鉴定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完成,而现在具备了鉴定的条件。 另外,如果证据在原审中已经存在,但当事人由于自身的疏忽等主观原因没有提出鉴定申请,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不会轻易允许在二审终审后再进行鉴定。因为这可能会破坏诉讼程序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总之,二审终审后可以尝试申请对证据进行鉴定,但必须符合严格的法律条件,并且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批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