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能逃避债务吗?


在法律层面,假离婚并不能逃避债务。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假离婚”。在法律上,并不存在“假离婚”这个概念。只要夫妻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经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离婚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存在所谓的“真假”之分。也就是说,一旦完成了法定的离婚程序,婚姻关系就正式解除了。 从债务承担的角度来看,债务分为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意味着,即使夫妻通过离婚来分割财产,债权人仍然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夫妻双方如何承担债务。 对于个人债务,债权人只能向负债的一方主张权利。但是,如果夫妻一方为了逃避个人债务,通过假离婚将财产转移给另一方,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发现这种情况后,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转移行为,以保障自己的债权能够得到实现。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断夫妻离婚是否存在逃避债务的情形。如果法院认定夫妻存在恶意串通、逃避债务的行为,会依法对相关财产进行重新分配,并要求夫妻双方承担相应的债务。所以,企图通过假离婚来逃避债务是不可行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假离婚不能逃避债务。无论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债权人都有相应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债务人积极面对债务问题,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债务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