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金执行情况能否作为减刑假释的参考因素?
我因犯罪被判了刑,还被处了罚金。现在我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有机会申请减刑或者假释。我想知道,我罚金的执行情况会不会影响到我减刑或者假释呢?要是没交完罚金,会不会就不给我减刑或者假释了?
展开


罚金执行情况是可以作为减刑、假释的参考因素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法律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罚金和减刑、假释的概念。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是一种附加刑。而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假释则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对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这里所说的财产性判项就包括罚金。这意味着,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会把罚金执行情况纳入考量范围。 从司法实践角度来看,如果罪犯积极执行罚金刑,通常表明其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有积极改造的意愿,在减刑、假释时可能会被法院视为一个积极因素。相反,如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罚金,法院可能会认为其没有真诚悔罪,从而对减刑、假释申请产生不利影响。不过,具体到个案,还需要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比如,有些罪犯确实没有经济能力缴纳罚金,这种情况下,经过法定程序进行证明,法院也不会一概而论地否定其减刑、假释的可能性。总之,罚金执行情况在减刑、假释程序中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