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不可抗力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结果遇到了不可抗力事件,现在没办法按合同履行。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能不能解除合同呢?会不会因为解除合同而承担法律责任呀?
展开


在法律上,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是有可能解除合同的,但这要分具体情况来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如果因为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的目的根本无法达成,那么合同的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解除合同。比如,因为突发的洪水冲毁了货物运输的道路,使得货物无法按时交付,而按时交付货物是合同的关键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解除合同。 不过,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只是暂时影响了合同的履行,并没有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那么一般不能直接解除合同。比如,因为暴雨导致工程建设暂停了几天,但工程最终还是可以完成,合同目的仍然能够实现,这时就不应该解除合同,而应该等不可抗力因素消除后继续履行。 另外,《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还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所以,当因不可抗力想要解除合同,还需要履行通知和证明的义务。如果没有及时通知对方,导致对方损失扩大,扩大的损失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总之,发生不可抗力后能否解除合同,要判断是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并且要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