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在派出所能立案吗,立案需要多久?


在探讨诈骗案件在派出所能否立案以及立案所需时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诈骗,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隐瞒真相的手段,让他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自己的财产,使自己遭受损失,诈骗者获得非法利益。 关于派出所是否能对诈骗案件立案,这是可以的。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也就是说,只要满足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该派出所管辖这几个条件,派出所就应当立案。一般来说,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就会被认定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比如,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就达到了立案标准。 再来说说立案所需的时间。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二条,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而对于应当立案的情况,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立案时间,但在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会尽快审查案件材料。如果案件情况清晰、证据较为充分,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比如几天)就会立案;但如果案件比较复杂,涉及的调查工作较多,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不过总体也会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决定。如果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三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并将决定书送达控告人。 综上所述,诈骗案件符合条件派出所能立案,立案时间因案件复杂程度而异,但都有相应的规定和救济途径来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