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证据不足是否能立案?
我遭遇了疑似诈骗的事情,但是目前掌握的证据并不充足。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会不会给我立案处理呢?我很担心证据不够就没办法让警方介入调查,心里特别着急,希望能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关于诈骗证据不足能否立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白立案的概念。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对于诈骗案件,如果证据不足,但有初步证据能证明可能存在诈骗犯罪事实,并且达到了立案的标准,公安机关一般是会立案的。立案并不要求证据达到可以定罪的充分程度,只要有一定线索表明可能发生了诈骗行为即可。例如,你发现自己的钱财在异常情况下减少,且有与陌生人的可疑交易记录等,即使目前证据不充分,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收集证据。 然而,如果完全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存在诈骗行为,仅仅是怀疑,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立案。因为司法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合理运用,不能仅凭无端猜测就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所以,当你遭遇疑似诈骗且证据不足时,应尽可能详细地向公安机关提供你所掌握的线索和信息,协助警方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