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显示附一号,拆迁能拿到钱吗?


在探讨户口本显示附一号,拆迁是否有钱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首先是拆迁补偿,它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给予的补偿。补偿的方式有货币补偿、房屋产权调换,以及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方式。 户口本上的附一号,通常是指在一个住址上额外登记的人口信息,比如是原户主亲属等。判断能否获得拆迁补偿,不能仅仅依据户口本上是否显示附一号,而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这就表明,房屋所有权是获得拆迁补偿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户口本显示附一号的人员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那么其当然有权获得相应的拆迁补偿。 在集体土地拆迁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一般来说,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有关。如果户口本显示附一号的人员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那么在拆迁时就可能会获得相应的补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通常会考虑户籍情况、在集体经济组织内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因素。 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如果户口本显示附一号的人员是因婚姻等原因迁入该集体经济组织,且在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长期生产生活,依赖集体土地作为生活保障,那么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而获得拆迁补偿。 但是,如果仅仅是户口登记在附一号,而对被拆迁房屋没有所有权,也不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可能就无法获得拆迁补偿。比如,有些人只是将户口空挂在某个地址,并没有实际居住,也没有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主张拆迁补偿。 此外,各地对于拆迁补偿的具体政策和标准存在差异。有些地方可能会综合考虑人口因素,即使不是房屋所有权人,但只要户口在拆迁范围内,也会给予一定的安置补偿。而有些地方则更侧重于房屋所有权和土地权属。所以,当遇到拆迁时,户口本显示附一号的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当地的拆迁政策和补偿方案。 总之,户口本显示附一号,拆迁是否能拿到钱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房屋所有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以及当地的拆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对拆迁补偿有疑问,可以通过咨询当地的拆迁管理部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