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房产可以重新起诉吗
我之前参与了房产继承相关事宜,可现在又有些新想法和状况。之前继承时大家没怎么细究一些问题,现在我觉得遗产分配好像不太合理,想问问这种情况下能不能重新起诉来解决这个事儿,想知道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继承房产是可以重新起诉的,但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如果在继承过程中就存在争议,比如对遗嘱的有效性有疑问,像怀疑遗嘱的真实性、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或者觉得遗产分配不合理,例如认为自己应得的份额过少等情况,继承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如果继承已经完成,房产也办理了过户等相关手续,一般情况下,需要有新的事实或者法律依据才能够再次提起诉讼。例如后来发现了新的证据,能够证明之前的继承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不良情形,这时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或者变更之前的继承结果 。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诉讼时效问题。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而且法定遗产继承纠纷正在诉讼中、一审判决已经生效的,当事人就原继承纠纷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体现了一事不再理原则。所以在考虑重新起诉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相关概念: 一事不再理:是指对已经裁判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再行起诉和受理。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