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不签字,受伤者能得到理赔吗?


在交通事故中,当肇事者不签字时,受伤者是否能得到理赔,需要分不同的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交强险的相关规定。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也就是说,交强险是一种法定的强制保险,它的理赔不以肇事者签字为前提条件。在符合交强险赔偿范围的情况下,即便肇事者不签字,保险公司也有义务进行赔偿。例如,伤者的医疗费用在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 1.8 万元以内的部分,只要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赔付标准,保险公司应当进行赔付。 再看商业保险方面。商业保险合同通常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一般为肇事者)签订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理赔涉及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肇事者签字确认理赔金额、事故情况等信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肇事者不签字,受伤者就一定不能获得理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如果肇事者拒绝签字的行为构成违约,保险公司在核实事故情况和损失后,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理赔。同时,受伤者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肇事者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肇事者不配合签字,受伤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受伤者可以与保险公司积极沟通,提供完整的事故证明材料、医疗费用清单等,让保险公司尽快核实情况。若保险公司以肇事者未签字为由拒绝理赔,受伤者可以向保险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其介入调查。另外,受伤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肇事者和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通过法律程序来确定赔偿责任和金额。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判决,一旦判决生效,保险公司就必须按照判决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肇事者不签字并不必然导致受伤者无法获得理赔。受伤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争取自己应得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