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在商业交易中,可以先开发票后付款吗?

我是一家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最近在处理客户订单时遇到一个问题。客户要求我们先开具发票,然后再安排付款。这种情况是否合法?是否存在税务风险?如果客户最终不付款,我们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希望能得到专业的法律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发票管理
  • #商业合同
  • #税务风险
  • #付款纠纷
  • #企业法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商业交易中,先开发票后付款的做法在法律上并不被禁止,但需要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和风险防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这里强调的是'收取款项'后开具发票,而非先开票后收款。 从实际操作来看,先开票后付款可能存在以下风险:首先,发票一经开具即产生纳税义务,即使未收到款项,企业仍需依法申报纳税;其次,如果客户在收到发票后未按时付款,企业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最后,在极端情况下,若客户恶意拖欠,企业可能面临坏账风险。 为降低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付款时间、方式和违约责任;2. 开具发票时注明'未付款'字样,或采用预开发票方式;3. 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4. 保留完整的交易凭证,包括合同、订单、发货单等。 如果客户最终不付款,企业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若客户取得发票后未实际付款,企业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避免虚开发票的税务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