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先行登记保存期间是否可以扣押?
我有一批物品被执法部门先行登记保存了,现在又说要扣押这些物品。我不太清楚在先行登记保存期间,执法部门到底有没有权力扣押这些物品,这样做合不合法呢?我想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物品先行登记保存和扣押是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措施,它们有不同的目的和适用情形。先行登记保存,简单来说,就是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对相关物品进行登记并暂时保存,以固定证据。而扣押则是行政机关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进行强制扣留,防止物品被转移、损毁等,以保证案件的顺利查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但该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先行登记保存期间是否可以进行扣押。 不过,从法律原则和实际操作来看,一般先行登记保存和扣押不会同时进行。先行登记保存是一种临时性的证据保全措施,目的是为了固定证据。如果在先行登记保存期间又进行扣押,可能会造成措施的重叠和混乱。而且,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应当遵循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则。如果先行登记保存已经能够达到固定证据的目的,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扣押。 当然,如果在先行登记保存期间,出现了新的情况,比如发现该物品有其他违法行为需要进一步调查,或者存在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等紧急情况,行政机关经过法定程序,还是有可能将先行登记保存转化为扣押措施的,但这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物品在先行登记保存期间绝对不可以扣押或者可以扣押,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