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后还能进行庭外调解吗?
我有个民事纠纷案子,法院已经作出判决了。但现在我和对方都觉得直接执行判决可能会有点麻烦,也想节省点时间和精力,就想能不能在判决之后再进行庭外调解,不知道法律上允不允许,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民事判决之后,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进行庭外调解的。庭外调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法院之外,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就意味着当事人在判决之后,依然有权自行决定是否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即便法院已经作出了判决,但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就可以就判决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重新协商和调整。 庭外调解在判决后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它可以节省司法资源,避免当事人因为强制执行等程序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有利于当事人之间关系的修复,因为双方是通过自愿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强制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庭外调解达成的协议并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执行力。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庭外调解达成的协议,另一方不能直接依据该协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当事人可以依据调解协议重新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内容。此外,如果在庭外调解过程中,双方达成的协议符合一定条件,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过司法确认后的调解协议就具有了强制执行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