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吗?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和医院协商一直没达成满意的结果。听说可以通过仲裁解决,想了解下医疗纠纷到底能不能走仲裁程序,仲裁有啥优势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懂的人给讲讲。
展开


在探讨医疗纠纷能否通过仲裁解决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医疗纠纷和仲裁。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而仲裁是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双方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那么,医疗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在医疗纠纷中,如果医患双方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且就合同的履行等方面产生纠纷,同时双方自愿达成了仲裁协议,那么就可以将该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通过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有诸多优势。首先,仲裁具有灵活性。仲裁程序不像诉讼程序那样严格,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仲裁员、仲裁地点和仲裁规则等。其次,仲裁具有高效性。仲裁裁决通常比法院判决更快作出,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再者,仲裁具有保密性。仲裁过程和裁决结果一般不公开,这有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隐私和商业秘密。 不过,在进行医疗纠纷仲裁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仲裁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且要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和仲裁机构。如果仲裁协议存在瑕疵,可能会导致仲裁程序无法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一旦作出,当事人就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法院起诉。因此,在选择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时,当事人需要谨慎考虑。 医疗纠纷是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遵循相关的程序。医患双方在遇到纠纷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