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是否可以获得精神补偿?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治疗过程让我身心俱疲,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折磨。想知道在这种医疗纠纷的情况下,我能不能要求获得精神补偿,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在医疗纠纷中,是有可能获得精神补偿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精神损害赔偿这个概念。精神损害赔偿就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益或者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受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别人的侵权行为,让你精神上遭了罪,你就有权要求对方给予一定的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医疗纠纷里,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患者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那么,怎样才算“严重精神损害”呢?这在实践中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患者因医疗过错导致身体残疾、毁容、失去重要器官功能等严重后果,从而产生长期的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障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可能被认定为严重精神损害。比如,患者因医疗事故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对其本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情况就有可能符合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患者要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患者要拿出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自己因为这个过错受到了严重精神损害,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证据可以包括病历、诊断证明、精神状态评估报告、证人证言等。 总之,在医疗纠纷中,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患者是可以获得精神补偿的。但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