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是否可以自己想姓什么就姓什么?
我最近对姓氏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些疑惑。我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除了随父母姓之外,到底在哪些具体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姓氏,以及这个‘正当理由’具体该怎么界定。希望能得到专业清晰的解答。
展开


自然人不可以自己想姓什么就姓什么,这是因为姓名虽然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内容,但姓氏的选取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原则。 一般情况下,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这是基于传统的亲属关系和家族传承的考虑,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例如,在大多数家庭中,子女通常会继承父亲或母亲的姓氏。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自然人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具体情形包括:一是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比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等的姓氏;二是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是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另外,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所谓的“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和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来判断。例如,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或者为了避免因姓氏带来的歧视、困扰等特殊情况,且这种变更不会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自然人的姓氏选取不能随意为之,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