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上门做公证?


在我国,是可以上门做公证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公证的概念。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公证机构对一些事情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官方证明,让这些事情更具有可信度和法律效力。 《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申办公证,但申办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生存状况、委托、声明、保证及其他与自然人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公证事项,应当由其本人亲自申办。不过,对于因为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前往公证处办理公证的当事人,是有上门公证这种便民服务的。 一般情况下,申请上门公证的当事人通常是存在合理的困难,无法到公证处办理业务。比如,当事人身患严重疾病、行动不便,像骨折卧床、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等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或者当事人因年老体弱,出行极为困难;又或者是因为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短期内无法前往公证处等。 当当事人因上述特殊情况需要上门公证时,需要先向公证处提出申请。在申请时,要向公证处说明自身存在的困难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例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等,以此来证明自己确实无法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公证处会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如果公证处审核后认为当事人的情况符合上门公证的条件,就会安排公证员和工作人员按照约定的时间到当事人指定的地点,如当事人家中、医院病房等,为当事人办理公证事宜。在上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公证员同样会严格按照公证程序进行操作,包括核实当事人的身份、审查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等,以确保公证的质量和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只要当事人存在合理的困难,无法前往公证处,并且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明,就可以申请上门公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