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驾记录政审能通过吗?


在探讨有酒驾记录政审能否通过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酒驾在法律上的定义。酒驾一般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则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接下来分析政审情况。政审主要是对个人的政治历史及其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进行审查,看是否有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 如果只是饮酒驾驶,它属于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通常不会涉及刑事犯罪。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轻微的违法记录对政审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过,具体还要看政审的严格程度和岗位的性质。例如一些普通的企业单位政审,可能对饮酒驾驶记录的关注度不会特别高,通过政审的可能性较大。 但如果是醉酒驾驶,性质就严重得多。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这属于刑事犯罪。一旦涉及刑事犯罪,在政审中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很多重要的岗位,如公务员、军警、司法机关等,对政审要求极为严格,有刑事犯罪记录很可能导致政审不通过。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刑事犯罪记录与岗位要求严重不符。 综上所述,有酒驾记录政审能否通过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分是饮酒驾驶还是醉酒驾驶,同时还要结合政审的具体要求和岗位性质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