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案件是否能中止执行?
我有个官司已经判决了,现在进入执行阶段。但我这边打算申请抗诉,就想知道在抗诉期间,这个执行程序会不会停下来,是必须中止执行,还是有什么条件才会中止,想了解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领域,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对于抗诉案件能否中止执行,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当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这是因为抗诉意味着原判决可能存在错误,为了避免执行错误的判决给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通常会先中止执行。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案件进入抗诉阶段,执行也可能不中止。比如,对于一些紧急需要执行的案件,像刚才提到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到当事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切身利益,如果中止执行,可能会对权利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这类案件中,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中止执行。 再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人民法院在接到抗诉书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有必要中止执行,就会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如果认为不需要中止执行,也会给出相应的理由和决定。当事人如果对执行是否中止有疑问或者异议,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和陈述自己的理由,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抗诉案件一般是可以中止执行的,但存在特殊情况。当事人需要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按照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同的案件情况会导致不同的处理结果,具体还需要结合实际案情,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