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收房遇到质量问题是否能退房?


在新房收房过程中,若遇到质量问题,能否退房是众多购房者关心的问题。下面从法律层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首先,要明确房屋质量问题的分类。一般可分为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和非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房屋主体结构是指房屋的主要构件相互连接、作用的平面或空间构成体,像地基、承重墙等就属于主体结构。非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则是指除主体结构之外的其他质量瑕疵,比如墙面的小裂缝、门窗密封不严等。 对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经专业检测机构鉴定,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并可要求开发商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比如购房款利息、装修费用等。 而对于非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情况相对复杂。如果是比较轻微的质量问题,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通常开发商只需承担维修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开发商对房屋质量负有瑕疵担保责任,当出现非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时,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进行维修。 但是,如果非主体结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购房者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十条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不过,“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判断在司法实践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是否对购房者的人身安全和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等。 购房者在遇到新房质量问题时,应先确定质量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然后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采取合理的维权措施。若与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