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租用法律禁止出租的房屋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租房时可能会遇到价格便宜但却可能是法律禁止出租的房屋。那么,到底能不能租用这类房屋呢?下面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房屋属于法律禁止出租的范围。依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一)属于违法建筑的;(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简单来说,违法建筑就是没有经过合法审批建造的房屋,这类房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合法的产权证明;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房屋,比如消防设施不达标、房屋结构存在安全问题等,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可能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像把原本的仓库改成住房出租,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接着,明确租用法律禁止出租房屋的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如果租用了法律禁止出租的房屋,那么所签订的租赁合同是无效的。一旦合同无效,承租人可能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主张自己的权利。比如,承租人可能已经支付了租金和押金,但由于合同无效,在要求退还这些费用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麻烦。而且,居住在这类房屋中,由于房屋本身存在的问题,可能会给承租人带来各种损失,而这些损失的赔偿也会因为合同无效而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对于出租人来说,出租禁止出租的房屋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依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出租房屋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对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但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居住安全,千万不能租用法律禁止出租的房屋。在租房时,一定要仔细核实房屋的相关情况,查看房屋的产权证明、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安全风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