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期间可以辞职吗?


在工伤赔偿期间,是可以辞职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和其中的利害关系。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工伤员工来说,在工伤赔偿期间辞职,同样适用这些基本的规定。只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就可以合法地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其次,辞职对于工伤赔偿的影响要分不同赔偿项目来看。一方面,有些赔偿项目不受辞职影响。例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这些费用是在工伤发生后就确定的,不会因为员工辞职而受到影响,员工依然可以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赔偿。 另一方面,有些赔偿项目与劳动关系的解除相关。比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例,它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主要是为工伤职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后续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则由用人单位支付,是对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就业能力下降,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再就业可能面临困难的一种补偿。一般来说,员工辞职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这两项赔偿,但具体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不过,在决定辞职时,工伤员工也需要考虑一些问题。比如,如果还在停工留薪期内,这是法律规定的员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工资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辞职,可能会影响到停工留薪期工资的正常发放。而且,在办理辞职手续和申请工伤赔偿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医疗费用发票等,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