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知道学生在校外的行为后可以进行劝退吗?
我是一名学生家长,孩子在学校表现还行,但前几天在校外和同学发生了点小冲突。学校得知这件事后,说要考虑劝退孩子。我就想问问,就因为在校外的这么点事儿,学校有权利直接劝退学生吗?我很担心孩子没书读。
展开


学校是否可以因为知晓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而进行劝退,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劝退”是什么意思。劝退就是学校劝说学生退学,它不是一种正式的纪律处分,但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学校是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过这种管理和教育是有一定边界的。 从法律依据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应当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不能随意剥夺。而对于学生的管理,不同性质的学校,其管理依据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阶段是强制性的,学校不能因为学生在校外的一般行为就进行劝退。学校有义务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如高中、大学等,学校通常会依据自身制定的校规校纪来处理学生问题。如果学生在校外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学校的规章制度,比如涉及违法犯罪、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等,学校有可能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劝退。例如,一些高校的校规中会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外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学校有权给予退学处理。但学校在进行劝退等处理时,也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要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等合法权益。如果学生或家长对学校的劝退决定不服,可以通过申诉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学校不能一概而论地因为知晓学生在校外的行为就进行劝退,要根据学生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所处的教育阶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