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是否可以售房?


在我国,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是不可以售房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解答。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概念。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期房的一种法定凭证。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拿到这个证,开发商才有资格把还没建好的房子提前卖给购房者。这一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护购房者的权益,避免出现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屋烂尾等问题,让购房者的钱和未来的房子都有保障。《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六条也明确规定,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如果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售房,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也就是说,如果购房者和没有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这个合同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而且,购房者还有权要求开发商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开发商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对于购房者来说,购买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房子存在诸多风险。比如,房子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交付,或者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解决。因为开发商连基本的预售许可证都没有,其开发建设过程可能存在不规范之处,资金、质量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隐患。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购房者在购房时一定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预售许可证。如果开发商无法提供,建议您谨慎考虑是否购买该房屋。





